【活动回顾】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讲座在恩平市图书馆开讲
发布时间:Nov 28, 2019 | 作者:恩平市图书馆 阅读次数:2301次
【活动回顾】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讲座在恩平市图书馆开讲
11月17日,“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,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”——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讲座在恩平市图书馆开讲。
此次公益讲座活动由恩平市图书馆、恩平爱尔新希望眼耳鼻喉医院共同举办。讲座由医院视光师吴海敏授课,来自图书馆40余组家庭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。
讲座中,围绕“我国近视现状”“认识我们的眼睛”“近视的危害”“近视防控体系”“近视防控方法与道具”五个主题,通过浅显易懂的图文、生动的语言,为在座家长和小朋友详细地讲解了眼球的构造、发育特点、导致近视的原因、危害以及如何科学地预防近视等问题。
“我们的眼睛就像是一个照相机,眼前的图像经过眼球的折射系统,到了后面黄色的视网膜,我们就能看清东西。”视光师介绍,眼球的晶状体、玻璃体、眼角膜都是透明的,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。眼球的发育停止至少也需要到18岁之后,在此之前,随着眼球的发育,眼球会不断的增长,眼球越长越容易近视。正常人眼轴长度大约为24mm,眼轴长度大于24.5mm就会出现近视,度数越高,眼球越长,所以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睛看起来比较突出。
近视有什么危害?视力低下,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,影响学习、生活和工作质量。长期戴镜,会导致生活工作不便。患上近视,会导致青光眼、白内障、视网膜脱落、黄斑劈裂等各种并发症的出现,而这些病症都有可能致盲。激光治疗等各种矫正手术都相当于在给眼球“换镜头”,并没有真正改善眼球的长度,也就是说仅仅让眼睛看清了东西,但并不能减少近视并发症的发病率。近视500度以上的患者,并发症发病率较高。
那么,怎么做好近视防控呢?近视防控有“三级预防体系”。
一级预防是让没近视的孩子不近视,就是保证孩子每天都有几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让户外的光线促进眼睛视觉发育,3岁以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,并且注意用眼的距离、时长、角度和阅读环境的光照。
二级预防是让已经近视的孩子减缓发展,即遵从“20、20、20”的原则,每用眼20分钟就把视线移到离屏幕大约6米以外的地方,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,并合理使用云夹、角膜塑形镜、合适的框架眼镜、翻转拍、聚散球等控制近视的道具。
三级预防是对已发展成高度近视的孩子定期监测眼底状况。
视光师还告诉大家,由肌肉僵硬造成的近视,我们俗称假性近视,是可以治疗的,不需要配戴眼镜。而由于眼轴变长而造成的近视我们俗称真性近视,才真正需要配眼镜。科学预防近视要做到“两多、一少、除四害”,也就是多户外活动、多监测用眼行为习惯,少看电子产品,在用眼时,除“歪七倒八”的坐姿,除“阅读时间过长”,除“光照环境过暗”,除“营养不均衡”,不挑食、不偏食、少吃糖类食品、多吃胶原蛋白。
小朋友们做到这些,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出现。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孩子们和家长学到了近视防控知识,还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保健意识,对我市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、爱眼习惯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文章转载来源:恩平爱尔新希望眼耳鼻喉医院
恩平市图书馆
2019年11月28日
- 上一篇: 2020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参赛表格
- 下一篇: 警惕“虚无心” 预防“软骨病”